來源:家長學院 文章作者:佚名

 

  研究表明:“閱讀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十;聽到的信息,我們能記得百分之二十;但所經(jīng)歷過的事,我們卻能記得百分之八十!迸e個例子來說,“人怎樣學會游泳的呢?光靠觀察各種物體在水中浮沉的現(xiàn)象,光靠觀察魚類和水禽類的動作,那是不夠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試驗,一次、兩次、十次、幾十次地試驗,才學會了游泳”(胡繩《想和做》)。并且無論此后多久不去復習,再經(jīng)過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后,仍然記得,長久地不被忘記。而我們從學會說話就開始學習背誦的唐詩、宋詞及文章,經(jīng)過小考、大考、模擬考和中考、高考,幾番征戰(zhàn)之后,依然不能像我們使用筷子、游泳、騎自行車那樣長久地留在我們的記憶里,而會隨著時間而流逝,這是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因為技能的獲得,都離不開親身體驗,是經(jīng)過體驗習得的?曜右迷谑稚,才知道怎么用;人必須跳入水中,才可能學會游泳;自行車要騎上,才能學會怎么騎。只有參與體驗,才能學會。這就是體驗式的學習方式和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最大差異。

  體驗式學習與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相比優(yōu)勢是明顯的,傳統(tǒng)學習強調過去的知識和記憶,注重知識技能,很少學生參與,多是單一刺激,以教師為中心,標準化學習,強調理論系統(tǒng)化。而體驗學習則強調做中學,即重視的是感覺體驗、領悟和認知,集體參與學習,注重情感、態(tài)度,強調直接接觸,凸顯學生主體。

  有這樣一堂饒有興趣的體驗式作文課,給人以很大的啟發(fā)。作文課的題目是:《走姿的思考》,教師沒有做生硬的、說教式的講解,出人意料地提出這節(jié)課在作文之前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的目的:從A地走到B地;游戲規(guī)則:自己一個人走,而且必須保證安全地從A地走到B地,絕不允許重復前人的走姿。每人走三遍,且42人不得重復。話音一出,教室里一改往日的沉悶。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伴隨著歡快的樂曲,同學們琢磨著自己的走姿,只要出現(xiàn)重復的或與前人類似的都被一一罰下場重來。再看同學們,第一遍還算容易,第二遍就開始出現(xiàn)重復,此時人人力爭創(chuàng)造新的走姿,場面非常熱烈。音樂聲停止了,126種走姿誕生了。每位同學都直接參與了游戲的全過程,然后靜下來,教師讓每位同學回味剛才做游戲的體驗。

|<< << < 1 2 > >> >>|


【相關內容】

2016年英國教育部宣布全英8000小學推行中式教學法 占總數(shù)一半

佚名

 

反向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佚名

 

我的作文教學法

曹娟

 

解密扎克伯格母校的“圓桌教學法”(圖)

周一妍

 

“十六字英語教學法”讓學生會學習

佚名

 

初中政治教學如何運用愉快教學法

佚名

 

“學導為主,講練結合”課堂教學法

佚名

 

現(xiàn)代教學法:我們離它多遠?

佚名

 

“四步三讀”式教學法

佚名

 

初中地理教學中體驗式學習法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