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力教育專家余建祥工作室 文章作者:佚名

 

  家風、家訓、家教有著異曲同工的方面。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里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xù)下去。

  著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的繁花葉茂,他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下的所見所聞,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壞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建材,是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環(huán)境給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

  1、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

  2、不許說臟話,誠實守信,不亂扔垃圾,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3、尊老愛幼,尊師敬友。

  4、每天早自**聲朗讀課文,這樣才能增強記憶,晚自習不許開小差,下課之后盡快回到寢室刷牙洗臉,然后上床睡覺要保證睡眠。

  5、考試之后的卷子特別是數學卷子,要認真反復的看,把錯題整理出來,重復的題型絕不容出現第二次錯誤。

  6、不懂就問。

  7、改掉馬虎的壞習慣。

  爸爸問我“你現在讀書有壓力嗎?”我說“有一點”然后爸爸又對我說,既然你現在就有壓力了,那么我希望你可以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但也不要拼死拼活的學習,要學會勞逸結合,保護好眼睛。爸爸的話簡單明了,我對爸爸說的話刻骨銘心。我不會讓他們再一次失望,這也是我對父母的補償和對自己的交代。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努力的結果”,僅僅是這幾個字,伴隨了我7年,影響了我7年,就如我是鮮花,它是綠葉,在它的襯托下,我顯得無比有價值,無比美麗。

  在對于我個人而言的學習風氣中,媽媽真是用心良苦!經過初中一年的學習,我的行為,思想,成績等都落入了我**法眼。隨著年級的變化,我媽對我個人要求也做了改善,今天是暑假中的夏季家庭會。我媽開始發(fā)話了,我的成績在她眼中一直都不理想,必須做調整。

  好了,就這么多了,我堅定的對媽媽說;是!我一定謹遵媽**教導。

 

 

  在一個大家庭中,更是需要對每個人都嚴格管理,從我的老祖父立訓起,我們全家都努力學,努力尊循。

  盛夏的雨總是猝不及防,墨似的烏云只是翻滾了幾下,雨便伴著一聲震雷傾倒而下。

  中午,又是一天人流的高峰期,坐在小車里的我只想擺脫一上午的疲憊和令人煩悶的天氣,趕緊回到家中,可偏在這時車卻緩緩地停住了。

  “爸,干嘛停車啊?”我問父親,“堵車了!备赣H說著用手指向前方。我拉下車窗探出頭往外看,來來往往的車輛已糾纏在一起,無法動彈。“哎!”我不禁嘆到。

  漸漸地車子有了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但沒有走一會兒又停了,只看見一個老婦人正從斑馬線上向路對面挪去,她沒有帶雨傘,就那樣在無數豆大的雨點中挪動。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能清晰地看出她突出的瘦骨,稀疏的頭發(fā)緊緊地貼在她削瘦的臉上,刀刻般深深的皺紋里仿佛還能盛下雨水。老人穿著破布鞋繼續(xù)向前,雨卻越下越大,老人的身影越來越濃縮,看似要被雨水吞沒似的。

  烏云壓得越來越低,無數雨點猛烈敲擊著車窗。突然老人身后傳來一陣急躁的喇叭聲,緊接著喇叭聲便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將老人團團圍住。老人像做錯事的小孩,霎時定定地站在那里。她努力睜開被雨水遮掩住的眼睛,看看這部車,又看看那部車,不知道自己的腳步該往哪個方向挪,只得尷尬地垂下頭。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車輛中閃出,快速地向老人移動,一把雨傘也隨著這個身影從半空中劃過,最后穩(wěn)穩(wěn)地停在老人的頭頂,像雨幕中盛開的碩大木棉花。他的出現給這個陰沉的中午帶來了一點活力,讓人在沉悶中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四周的喇叭聲這時也漸漸地止住了,仿佛此刻只剩下那人和老人。我定睛一看,那身影原來是爸爸,只看見他俯下身子微笑著對年邁無助的老人說著些什么,而后老人也和藹地一笑,在爸爸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車輛漸漸地散去,雨也漸漸停住了。而爸爸在雨中的身影卻在我面前愈加清晰:是啊,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施以援手加以幫助,這是我們的家訓,爸爸時時刻刻都謹記著這一家規(guī),努力踐行著。

  爸爸,你是好樣的。我也一定像你那樣,秉承家規(guī),助人為樂!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老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fā)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老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jié)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過年時,我到外公家去拜年。向外公說了聲“新年快樂”。外公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地對我說:“孫女!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guī)、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guī)、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母親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時在家中母親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么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yǎng)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母親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

  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fā)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3、不能翹腿。

  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guī)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母親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母親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母親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yǎng),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一個人的修養(yǎng)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huán)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相關內容】

好家風好家規(guī)好家訓征文4

佚名

 

好家風好家規(guī)好家訓征文3

佚名

 

好家風好家規(guī)好家訓征文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