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力教育中心 文章作者:余建祥

 

  孩子的獨立性越早培養(yǎng)效果越好,而獨立性越強的孩子,越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辨能力,F(xiàn)實中多數(shù)孩子都被父母“成功”培養(yǎng)成對父母、老師極度依賴的孩子。

  曾聽人說起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五六歲的女兒逛商場,事先母女倆商量好了購物內(nèi)容和清單,并且約定在商場不能買計劃外的東西。進到商場以后,媽媽幾乎是無所事事,一切全交由女兒作主,比如清單上注明要買牛奶,買什么牌子的、酸奶還是甜牛奶等,一概由女兒定。所以女兒進到商場忙得不亦樂乎,一會拎著挑回來地牛奶扔進媽媽推著的購物車,一會問下媽媽清單上的購物名稱(孩子太小,很多字還不認識)。整個過程媽媽幾乎都在做甩手掌柜。

  好不容易把購物清單上的內(nèi)容都購買齊了,在去付款的時候,小女孩被一款設計很漂亮的口香糖所吸引,于是央求媽媽,能不能買一個。媽媽告訴女兒說,這不在今天的購買清單之列。不過,你認識包裝上的品牌名字嗎?女兒搖了搖頭,于是媽媽念了一遍,告訴女兒,如果下次還記得這幾個字怎么念,就給她買。小女孩高高興興地邊記名字,邊走向付款臺。

  這是一個很經(jīng)典的培養(yǎng)孩子獨立能力的案例。

  首先,事先和孩子商量購物清單,讓孩子參與決策,增強了孩子的責任心和參與感,這就為后面跟孩子逛商場,孩子自律(不買計劃外的物品)打下基礎。而多數(shù)孩子進商場根本沒有自律能力,基本上喜歡什么就鬧著讓父母買。

  其次,家長和孩子商定購買的清單后,具體的執(zhí)行交由孩子,可大幅提升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感。比如要買牛奶,具體是酸奶還是甜牛奶,選蒙牛還是伊利,這就是小節(jié),完全可以交由孩子去判斷決策,家長在邊上提點參考意見足矣。而培養(yǎng)孩子的決策能力正是國外精英教育的最重要核心內(nèi)容之一。

  第三,用欲望驅(qū)動孩子學習成長。孩子有欲望很正常,比如案例中孩子喜歡上了一款設計漂亮的口香糖,這時候不是簡單地滿足孩子的欲望,而是引導孩子學習(案例中是讓孩子認識并記住品牌名稱的漢字),在這個基礎上滿足孩子的欲望。這一方面讓孩子學習動力充足,還能讓孩子了解任何要求和欲望的滿足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而不是用跟家長要求或哭鬧這種不勞而獲的方式來獲取。

  用這種方式培養(yǎng)出來的有獨立思辨能力的孩子,很快會在學校、同學中脫穎而出。比如這樣的孩子在學校班級上,是每位老師最喜愛的班干部人選。多數(shù)孩子擔任班干部后只是機械地執(zhí)行班主任的命令,而這類孩子則會用自己的智慧主動幫助班主任把班級管理得更好,讓班主任很省心。

  這種孩子走上社會以后,更是會表現(xiàn)突出,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從而很快獲得升遷。

  從這個案例中也可以看出,教育是一種智慧,真正的教育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是輕松快樂的,是和諧的,而不是劍拔弩張式的壓制教育。(學習力教育中心 余建祥)

  作者簡介:余建祥,著名學習力教育專家,家庭教育頂層設計專家。


【相關內(nèi)容】

校長如何為教師的平淡生活注入“甜蜜劑”?

劉守蓮

 

十二部門治理隱形變異培訓 專家解讀如何破解預防、發(fā)現(xiàn)、取證難

佚名

 

81歲“風車爺爺”走了 曾扎一千個風車義賣捐助貧困孩子

佚名

 

農(nóng)村興起擇校熱陪讀熱 80后90后父母拒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佚名

 

教育的最高境界:文化滋養(yǎng)孩子,首個專業(yè)系統(tǒng)的家庭文化體系推出

佚名

 

迷戀電子產(chǎn)品,孩子大腦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佚名

 

迷戀電視手機,孩子大腦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幾組數(shù)據(jù)讓人觸目驚心

佚名

 

“雙減政策”嚴壓 教培“凜冬”如何破局?

佚名

 

什么樣的教育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佚名

 

南方都市報:皮紋測試測得準孩子一生?戴著科學的帽子算命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