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學院 文章作者:佚名

 

霍華德·加德納最近提出關于第九種智能——“存在智能”的可能性。加德納將存在智能定義為“一種與最終命運的關系”。他把這種智能的核心能力形容為:

加德納明確地提出,他并不是在這里提出一種基于任何“真理”的,已經(jīng)被其他人、小組或組織提出的,精神、宗教或道德方面的智能。他提出,對任何人類智能的描繪,都應該恰當?shù)仃U明人類長期存在的成果,來把握生活的最終問題:“我們是誰?”“這一些都是為了什么?”“為什么會有邪惡?”“人性的主題在哪里?……有沒有生活的意義?”以及更多的問題。在這個定義當中顯然有宗教或精神角色的空間(神學家,牧師、僧人),當然也有非宗教或非精神角色(哲學家、作家、藝術家、科學家)。

加德納已經(jīng)考慮了將這種智能納入到多元智能理論,因為它表現(xiàn)出的特性符合絕大多數(shù)作為一種智能的標準。

文化價值:實際上所有文化都具有信仰系統(tǒng)、神話、信條、儀式、制度,或其他結構,并試圖與最終的命運抗爭。

發(fā)展的歷史:翻看一下偉大的哲學家、宗教人士、科學家或藝術家們的傳記就會發(fā)現(xiàn),人們對宇宙的認識,從兒時的模糊階段,經(jīng)過初級階段,到成年后的理解認識上的高級階段,是呈幾何級數(shù)方式上升的。

符號系統(tǒng):絕大多數(shù)社會在歷史上都發(fā)展了不同的符號、圖像或“圖示”,以與其他成員進行存在主義主題(證據(jù)例如:世界主要宗教的關鍵符號使用)的溝通。

異常個體(專家):在世界的許多地方,都可以找到這樣的人,當?shù)仄矫穹Q之為擁有更高深的智慧,理解力,或是有能力提出有關存在主義的問題,而同時這些人又具有較低的智商,或是在其他智能方面非常低能。

心理測量研究:某些人格評價稱,測量“虔誠”與“靈性”的特性,雖然在獲得體驗定量測量方面存在內(nèi)在固有的問題,但可以采用非定量方法定義。

進化論學說:在史前人類狩獵和取火的儀式中,有證據(jù)表明人們已經(jīng)知曉存在主義主題。

大腦研究:患有短時性癲癇癥的人有時會表現(xiàn)出“超級宗教狂”;相像孿生子撫養(yǎng)分別呈現(xiàn)對于宗教態(tài)度方面的強的聯(lián)系,顯示出遺傳的可能性。這里面蘊藏的問題無論如何有存在主義與生物進化的關系。


【相關內(nèi)容】

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