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為了有效提升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認知,讓大家對教育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著名學習力教育專家余建祥提出了教育金字塔模型理論,即把教育要素總結歸納為三個層級:教育頂層設計;知識、技能;核心素養(yǎng)。

 教育金字塔理論

教育金字塔

  第一層為教育頂層設計,即根據(jù)孩子的天賦來做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在工業(yè)時代,我們教育實踐的是木桶理論,即短板理論,盡量補短板。而在后工業(yè)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必然向長板理論轉化,即盡量加長長板。只要你的長板夠長,短板自然可以由他人的長板或人工智能來彌補。在即將全面來臨的人工智能時代,每個孩子只有根據(jù)自己的天賦來做科學的頂層設計,才能在未來這個偉大的時代占據(jù)一席之地,做出自己的貢獻。所以教育頂層設計將是每個孩子和家長的必修課。教育頂層設計決定著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努力目標。

  通過頂層設計,全面了解孩子的天賦和潛能,那么在幼兒階段家長就可以有意識地根據(jù)孩子的天賦潛能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培養(yǎng),而不是象撒面粉一樣盲無目的地跟風。比如,孩子有音樂天賦,那么從幼兒階段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這方面的素養(yǎng)和興趣,并升華為孩子的夢想,家長應該多關注國內外優(yōu)秀的音樂資源和學校。這就意味著,從幼兒階段,家長就非常清晰自己孩子的發(fā)展和規(guī)劃,而不是茫然和焦慮,甚至到了高中還不知道該朝什么方向發(fā)展。

  中間層為知識和技能,這其實是目前的學校、培訓機構正在承擔和實施的功能。當然,如果家長本人也有某方面的特長,也可以自己來指導實施一部分。中間層的知識和技能決定著孩子的厚度和底蘊。

  底層為核心素養(yǎng),即孩子的意志力、專注力、閱讀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學習能力等。底層就好比地基,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一層一層往上建高樓大廈甚至摩天大樓,如果沒有打好地基,那么也只能蓋個小平房甚至茅草棚。底層的核心素養(yǎng)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成長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Α?/font>

  在教育金字塔的三個層級中,教育頂層設計和核心素養(yǎng)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責任。而中間層的知識、技能主要由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來承擔,家庭教育也可以實施一部分。在這三個層級中,家庭教育承擔的教育頂層設計和核心素養(yǎng)是最核心、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部分。家庭教育的功能是任何學校和教育培訓機構所承擔不了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家庭教育重要性的重要原因。

  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家庭教育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每個家長可以自己把控的環(huán)節(jié)?,F(xiàn)實中,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家長很難對它們有大的影響,這更多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

  就以我們孩子的學習來說,如果家長從幼兒階段就培養(yǎng)好孩子的專注力、閱讀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觀察能力等,那么孩子進入學校以后,學習是非常輕松的,根本不需要家長操多少心。而如果家長沒有重視起這些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老師會經常打電話告訴你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文寫不出來、簡單的題目都能弄錯、又和其他同學打架了等等,有操不完的心和麻煩等著你。而不做教育頂層設計,一方面孩子很難有大的學習動力,只能靠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來被動地學習成長;另一方面,孩子不發(fā)揮自己的天賦,不用自己的天賦學習成長,學習效率低不說,也很難建立起強大的成長自信心。

  一般來說,多數(shù)家庭的教育資金是有限的,而孩子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只有充分利用起這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才能讓孩子取得學習成長效益最大化。所以,家長朋友們只有深入了解了教育金字塔,才能真正在孩子的教育上舉重若輕,精力聚焦,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上一篇余建祥:元天賦與元認知

下一篇學習力六要素說:余建祥學習力六要素理論(學習力教育理論)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