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建祥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最近看到很多接受孩子平庸的文章和帖子,這種極其負面和消極的觀點,居然很受家長歡迎,并引發(fā)共鳴,讓人感到震驚,這個現(xiàn)象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確實,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精心培養(yǎng)的孩子,卻比別人家的孩子差很多的時候,內心的痛苦和震驚是可想而知的,由此產生的挫敗感也極易讓很多家長放棄。這個時候,看到類似于接受孩子平庸的觀點時,很容易產生自我安慰,從而發(fā)生共鳴,并以此為借口放棄努力。然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孩子的家長更加努力地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孩子也更積極向上,更加自信從容,更加優(yōu)秀;而平庸的孩子的家長逐漸放棄,而孩子也越來越平庸,這幾乎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這也是教育上的馬太效應。從教育上來說,這也是一種悲哀。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樣走出負面的馬太效應泥沼呢?這就需要我們家長提升自身的教育認知能力,不要受負面、消極觀點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著名的科爾曼報告指出,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素質是由家庭影響決定的。所以,一個孩子的優(yōu)秀是家庭教育的成功,而一個孩子平庸則無疑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失敗。所以,在面對孩子平庸的時候,我們的家長更多的應該檢討自身的家庭教育,并積極尋求科學的解決方案。很多的家長把更多的教育責任更多地推給了學校和老師,而事實上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師資和課程安排是一模一樣的,但成績和素質卻差異極大,這當中,家庭教育才是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因素。學校教育是一個相對標準化的教育,而且以傳授知識為主;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主體。而家庭教育恰恰是中國所有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最薄弱的一環(huán),所以國家九部委就曾聯(lián)合發(fā)布過關于共同推進家庭教育的文件,說明國家也開始重視起這個最關鍵、最薄弱的教育環(huán)節(jié)。
二、因材施教不能成為一句口號,而應該成為實踐行動
教育界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口號,但現(xiàn)實中卻極少見家長真正這么實施過,更多的是期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殊不知,學校的老師在課堂上要面對幾十個孩子,根本不可能對每個孩子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最適合的對象恰恰是我們的家長,家長們因為長期和孩子相處,也對孩子了解得最清楚,也更容易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但現(xiàn)實中多數(shù)家長匱乏家庭教育知識,因材施教對絕大多數(shù)家長朋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家長朋友積極學習現(xiàn)代家庭教育知識,是對孩子因材施教的基本保證,也是因材施教可以落地的重中之重。
前幾天就看到一個案例,一個叫天翔的孩子因為有讀寫障礙,英文的b和d、p和q都分不清楚,2看成5,+和-也會弄錯,體育課上左右分不清,成績總是班里最后一名,平時考10分、20分,在學校也總被同學嘲笑和欺負。面對這樣的孩子,估計多數(shù)家長都會絕望。但是孩子的母親孔慶華卻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以點帶面,順著孩子的天賦養(yǎng)育,用適合孩子的方法教。最終,孩子在15歲的時候,在同一屆國際藝術節(jié)比賽中一舉拿下聲樂、武術和油畫三項大獎;會彈鋼琴、會演講、會演戲劇、會做陶藝、會武術、會截拳道;精通機器人、3D設計;而且非常有思想,已被美國知名高中錄取。這所學校給予他非常高的評價,招生官說:“我很吃驚這個孩子英文這么好,他可以熟練運用英語流暢地與我們交流哲學、藝術等各領域;他表現(xiàn)出很強的藝術和哲學天賦,很希望他來到學校后可以進一步發(fā)揮他的潛力和強項。他如果能來我們學校,將會是我們的榮幸,當然,我們希望實現(xiàn)的是雙贏。”
其實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根據國際讀寫障礙協(xié)會的定義,讀寫困難是一種特定的語言障礙,源于對文字解碼能力的不足。這種解碼能力和年齡、其他認知能力及學業(yè)能力并無一定關系,也不是由一般發(fā)展的障礙或感官障礙所導致。除了閱讀能力外,讀寫障礙還會影響其他和語言相關的能力,如書寫及拼字的能力。在美國,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有閱讀障礙,只是每個人的嚴重程度不一樣。從全球統(tǒng)計數(shù)據來看,人群中大約10%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讀寫障礙。但這其中也不乏像愛因斯坦、愛迪生、達芬奇、邱吉爾、畢加索、沃特·迪士尼等照亮人類文明史的名人。
所以,對于這類孩子,更需要根據他們的情況因材施教,而不是跟普通孩子一樣進行教育,才有可能點亮他們的人生。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看看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8歲男孩伊翔的故事。這個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三年級之后,仍然不會拼寫,語文課上連一句也讀不順溜,整張數(shù)學試卷上他惟一作答的一道題目是3+9=3。所以老師討厭,同學欺負,小伊翔一度產生了自殺的念頭。直到遇見美術教師尼克,發(fā)現(xiàn)他學習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有“讀寫障礙”,并使用與別的孩子不一樣的方法教伊翔,如用沙盤寫字、用橡皮泥捏出字母學字母、用跳臺階的方法學數(shù)學等,使得伊翔的讀寫和計算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繪畫天賦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終于自信和開心了起來。
三、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是這是建立在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賦,并根據孩子的天賦進行科學培養(yǎng)和開發(fā)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一直在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但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孩子會走向平庸,這也是很多家長認同和接受孩子平庸的重要理由。
天才是建立在天賦基礎之上的,每個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天賦,只有發(fā)展自己的天賦,孩子才能成為天才,做自己擅長的事總是事半功倍的。但很少有家長能真正認識自己孩子的天賦,甚至把興趣當成天賦。君不見,多少家長不停地給孩子報繪畫班、鋼琴班、圍棋班、跆拳道、舞蹈班等,期望從中看看孩子真正喜歡什么。而事實上興趣愛好是可以由偶然因素引發(fā),也可以由家長有意識地來培養(yǎng)的。比如一個熱門的“中國好聲音”節(jié)目,就讓無數(shù)青少年喜歡上音樂,并立志將來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但他們中真正具備音樂天賦的卻是少數(shù)人,不具備音樂天賦的人去搞音樂,其艱難程度和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努力可以讓一個人變優(yōu)秀,但杰出一定是努力方向和天賦一致才有可能的,天賦直接決定了一個人未來可以發(fā)展的高度。現(xiàn)實中絕大多數(shù)人的天賦是被浪費掉的,所以多數(shù)人最終只能走向平庸。
天賦教育目前也處于起步階段,象我們學習力教育中心就有科學系統(tǒng)的天賦測評和分析系統(tǒng),并指導家長如何根據孩子的天賦做科學的人生規(guī)劃,即家庭教育頂層設計。只有通過科學的測評,了解清楚孩子的天賦,才能根據孩子的天賦選擇適合他發(fā)展的方向,充分開發(fā)孩子的天賦,并根據孩子的天賦,來科學制定適合他天賦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才能事半功倍。用天賦學習和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天賦教育未來將成為每位家長首先要學習和實踐的最重要核心課程。
只要根據孩子的天賦科學施教、科學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中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巨大喜悅和快樂,都可以輕松高效地學習,都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都可以成為優(yōu)秀甚至杰出的人才。
四、每個家長都應該積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
未來,每個人都應該提升兩個最重要的素養(yǎng):健康素養(yǎng)和教育素養(yǎng)。健康素養(yǎng)決定一個國家國民的健康水平,而教育素養(yǎng)則是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目前,有調查顯示,健康素養(yǎng)十個人中僅有一個人及格,而教育素養(yǎng)雖然沒有權威的調查,但其及格率應該更低,看看網絡上關于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爭論和觀點,就知道我們家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教育認知水平了。所以,每個家長都應該積極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多參加一些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核心素養(yǎng)課程和家庭教育頂層設計課程,這樣,才能輕松而愉快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少付一些錯誤教育帶來的巨大代價。
另外,目前互聯(lián)網也很發(fā)達,家長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基礎的家庭教育常識,盡量少犯一些常識性錯誤。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研究的發(fā)展,要求我們每位家長都應該具備現(xiàn)代家庭教育知識和理念,而不能停留在幾十年前的經驗教育之上。
接受孩子的平庸,其實更多體現(xiàn)的是家長家庭教育知識的匱乏,和在教育孩子上的有心無力,所以用接受孩子的平庸作為自己不作為的借口。這是非常錯誤,也是對孩子非常不負責的一種態(tài)度。象舟舟這種重先天愚型患者(成年后智力也僅相當于幾歲的孩子)都可以成為天才的指揮家,我們正常孩子的家長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放棄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走向平庸。
所以,提升每一位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才是真正的教育解決之道。也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發(fā)出正確的聲音,不要讓錯誤的觀念和聲音誤導家長,耽誤孩子。(余建祥)
作者簡介:余建祥,學習力教育專家、家庭教育頂層設計專家。
上一篇: 余建祥: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給孩子選擇最好的學校,而是家長的教育認知和家庭教育智慧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