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如俊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讀了近日殷建光老師在人民網發(fā)表的論文《教師最喜歡的十類校長》:專家型校長、慈祥型校長、勤奮型校長、榜樣型校長、體貼型校長、表揚型校長、學習型校長、熱情型校長、幽默型校長、生活型校長。筆者十分贊賞這種劃分,但感概之余,不得不思考一個命題:在當前新課程的背景下,這教師最喜歡的十類校長其角色是什么呢?
筆者認為一位優(yōu)秀的校長角色就是對教師科學管理,就是要建立人本特色的學校管理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視人的尊嚴,遵循人性形成的規(guī)律,開發(fā)人的潛能,發(fā)現人的價值,把教師主體的的發(fā)展與學生主體的發(fā)展有機地在教育過程中統一起來,以高質量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的學校發(fā)展計劃來激勵師生,使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并同時體驗到學習工作更有價值和更有尊嚴,從而為學校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開拓廣闊的前景。因此新課程背景下的現代學校教師管理中,校長角色有必要作準確定位。
一是“人師”,要有“博愛之心”。“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課改下好校長他能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奉獻給教育事業(yè),不在于他教什么、管多少,而是在于他能否點燃教師心靈中那支待燃的火把,將自己的愛心和耐心留給教師;他能為教師的整個人生負責,不把教師看成管理的容器,盯住的不只是教師教出的分數,而是用智慧去喚起教師對教育書人的渴望和理想的追求、如何將教師導向教育者之門。一句話:好校長,他能樂于奉獻,有健康的價值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教師和影響教師。
二是“朋友”,要有“寬容之心”。一個好校長,首先要做個“好教師”。他應是教師易接近的“兄長(大姐)”。教師需要老師,可他們更需要朋友。課改下的“好校長,他不僅僅是教師的良師益友,更是教師的知心大哥或知心大姐。在教育教學管理中能創(chuàng)造出民主、和諧、愉悅的工作氛圍,能喚起教師對學習的內在需要,幫助教師認識自己的才能和潛能,發(fā)展教師有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教師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師終身教育奠定基礎。在日常生活中,能“師心未老”,把自己真正熔化在教師之中。
三是“賞識者”,要有“信任之心”。美國一位著名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好校長應該多表揚教師,并且表達出對教師的期望。因為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就會成為積極的向上的原動力,產生激勵效應。課改下好校長應該是一位賞識教育者:相信每一個教師都是一枝花,校長應該為他們提供一個充滿陽光、空氣、水分的空間,讓他們迎風展姿,百花爭艷。
四是,“自律者”,要有“凝聚之心”。作為一個好校長,不僅要注重學問,更重要的還要拓寬胸襟,涵養(yǎng)氣象。因此好校長應誠信,正直。言必信,行必果。當然做到是不容易的。課改下校長能自律,能自我修養(yǎng)。好校長應樂于幫助別人,不要害怕別人超過自己,要承認別人的貢獻,要學會欣賞別人,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做到虛懷若谷,這樣形成校長的人格力量,形成校長自身的才智、風度,以及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散發(fā)出吸引力、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師心的魅力。
五是“引導者”,要有“合作之心”。新課改下教育教學服務理念對教師管理的提出了挑戰(zhàn),它要求校長從管理的執(zhí)行者向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轉變。學校管理是校長——教師之間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檢查、指揮式管理,將不斷讓位于校長——教師“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教育教學共同體”。校長對教師管理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zhí)行課程計劃(方案)的過程,而是相互共同開發(fā)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這樣教師教育教學才能真正成為教師富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
六是“發(fā)現者”,要有“排難之心”。新課程所要求的現代學校教師管理的核心應當包括兩點:一是在某種管理制度下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另一個是一個人在這種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嚴有價值。校長在教師管理工作中要關注教師的優(yōu)勢,盡可能讓教師感到工作學習的愉快。幫助教師將他的工作、學習建立在他的優(yōu)勢上。這樣教師會做得很好,良好的結果會更加強化干勁,教師也就會越干越愉快。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時也將使工作和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體現人的價值、體現對人的尊重。在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價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發(fā)現了多少人和培養(yǎng)了多少人。校長真正成為教師創(chuàng)新的發(fā)現者、教師開展探索活動的支持者、排難者,成為教師心目中一個值得尊敬、愛戴的仁者加智者。“發(fā)現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進教師學會發(fā)現,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長,在比較中提高;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長,樹立自信,不斷進步。
七是“包容者”,要有“開放之心”。讓教師全面發(fā)展是新課改下的學校管理理念,但并不是要讓每個教師的每個方面都按統一規(guī)格平均發(fā)展。一刀切、統一要求、統一規(guī)格——這是現行教師教育中管理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考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一種標準——這是要把千姿百態(tài)、風格各異的教師“培養(yǎng)”成一種模式化的人,不利于調動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求知欲望和工作積極性。校長必須研究教師的差異,找到因材施管理的科學依據。根據不同教師的個性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師管理方法。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校長怎樣做好教師思想工作?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