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建祥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家庭作業(yè)本是布置給學生加強和鞏固知識之用,或者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但是家長們普遍反映如今的家庭作業(yè)基本上都變成了“家長作業(yè)”。是誰把家庭作業(yè)變成了家長作業(yè)?其實歸根結底,始作俑者還是我們的家長。正是錯誤的教育認知,讓我們的家長把本該屬于孩子的責任給擔在自己肩上,從而束縛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的幼兒園給小朋友布置手工作業(yè)。家長一看這太難了,太復雜了,于是自己赤膊上陣。還有很多家長一看別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幫著把一個簡單的手工做得非常漂亮,于是生怕自己的孩子心里不平衡,受委屈。于是下一次手工絞盡腦汁幫著孩子把它做好、做漂亮,讓孩子能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挺起腰板。于是,不知不覺地,家庭作業(yè)變成了家長作業(yè),變成了家長的戰(zhàn)場。
事實上孩子做手工,是要鍛煉他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不是要我們家長代勞做出一個漂亮的手工作品。即使孩子自己做一件手工,做的不漂亮,甚至是一個半成品,那又有什么關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孩子得到了鍛煉,懂得了自己去解決問題,家長只需在邊上提點一下,幫點小忙足矣。哪怕自己的孩子做出來的手工是很粗糙的,很難看的,而別的小朋友是父母幫著做出來的,很漂亮,但只要引導好了,孩子照樣不會感覺到挫敗。我們沒有必要去關注那個手工本身,而是關注過程,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能夠自己做出一個手工來,媽媽為你感到驕傲。其他的小朋友需要爸爸媽媽幫助,才能夠做出一個手工來,你比他們優(yōu)秀太多了。”這樣,孩子只會為自己做的那個不完美、甚至殘缺的手工作品感到無比驕傲,而不會有任何的抬不起頭的感覺。
孩子上學了,有家庭作業(yè)了,做作業(yè)的時候,有時會做不出來,我們的家長又著急上火的幫孩子去解決。其實這個時候你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即使某一個問題是沒有解決,也可以引導他去復習一下課本,去向同學、向老師請教,把它給解決了。退一萬步說,這個問題沒解決又能怎么樣?也許過了半個學期,孩子回過頭來,很輕松的就把它解決掉了。
教育一定要解決主要矛盾,而不是去關注次要矛盾。當我們的家長朋友熱衷于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就失去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我們更多的放手,并積極主動的引導孩子去完成屬于他們的家庭作業(yè)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培養(yǎng)起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的能力,而這才是我們家長最應該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來的能力。
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正是用一個個錯誤的方式,把孩子往錯誤的道路上引導。把家庭作業(yè)變成家長作業(yè),正是我們的家長常犯的,常見的錯誤教育方式。但是我們的家長本能的把這些責任又推給了老師,推給了學校。
所以教育智慧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太重要了。(學習力教育中心 余建祥)
作者簡介:余建祥,著名學習力教育專家、家庭教育頂層設計專家。
上一篇: 余建祥: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