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第三部分:選擇超前教育還是素質教育?

問:身邊越來越多的孩子在超前學習,六年級的孩子都把初一的課程學完了。我始終不贊成這樣做,但也很糾結。請問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答:看是否是與年齡相適應的學習了,還有奧數(shù)應該是一項輔助學習,不能作為終極目標。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事。去年國內一位奧數(shù)冠軍考上了美國的一個極好寄宿高中,今年3月孩子主動要求退學,原因是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很可惜。有了不錯的專長,卻沒有應變和適應的能力。

問:我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什么都沒有學,那開始上學以后人家孩子都會的東西她還要從頭學,相比就比別人要慢一些,那怎么調節(jié)超前學習和讓孩子有快樂童年的這對矛盾呢?

答:孩子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只是知識學習,更要會理解和運用。如你能幫助孩子建立較強自理能力,那優(yōu)勢會在入學后立即顯現(xiàn)出來,她會后來居上,得心應手;個性開朗的孩子討人喜歡,因此能有更多機會來展現(xiàn)自己來贏取機會;會溝通的孩子具有的能量更會超出期待,他會具有小小領袖的才能,可以在小集體中體會到強大的自信心。這些都是那幾十個超前學習得來的字或題不能取代的優(yōu)勢。所以如果父母明白什么才是優(yōu)勢,就不要在乎別人做什么,只要看清楚自己的育人目標。

問:黃老師好,在應試教育中,我們應該如何加入素質教育的成分?

答:找對的事來做。比如,我發(fā)現(xiàn)我的大兒子具有很好的幫助他人的愿望和習慣,自從小學5年級開始我就鼓勵他去學校做各類學生俱樂部的組織工作,他組織過學生球賽,做過學校的菜園俱樂部的主席,自己種的蔬菜拿去學生食堂給師生享用,為??鲇浾?,投稿介紹校園生活,去社區(qū)的繪畫中心做義工,為中心編寫策劃內刊,這樣4-5年下來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和領導能力。最近他第一次參加了擊劍比賽,因為高大體格,教練讓他進入成人組比賽,他居然打到第八名,而讓我最高興的是教練給了他一個稱號“陽光少年”。在所有的素質里我最看重“陽光”二字,因為那是綜合素質的集錦。

問:孩子今年要上小學了,據(jù)說很多孩子一上學就開始報英語班了,想問黃老師,有這必要嗎?

答:在未來世界里,雙語肯定很重要。但每個家庭和孩子是不同的,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生活環(huán)境來配合。如果家庭沒有雙語環(huán)境,建議還是找到可以父母孩子共同分享的項目來做,比如一起上圍棋班,上游泳課,上繪畫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可以分享的學習環(huán)境,不要緊急打造,要慢養(yǎng)。而且過程里要有父母,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有持續(xù)性的。

問:請問孩子出生后,父母應該側重于的教育什么比較好?是想象力還是什么?我指的是1-3歲,謝謝。

答:習慣,習性,愛心,獨立性。

問:我家寶貝今年已經三周歲了,現(xiàn)在他只關心玩,還未能主動學習或者被動的接受學習,甚至連1-10的數(shù)數(shù)都困難,應該怎么進行教育呢?

答:孩子沒錯,媽媽你錯了。做個智慧的媽媽,就是明白如何在玩里讓孩子來完成學習。讓孩子玩,你把學習植入玩中。

問:您好,請問怎樣培養(yǎng)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從哪些方面讓她在適應任何環(huán)境的同時,能夠減輕或者說改掉身上的特別敏感、膽小、獨立性差等等吧,一些剖腹產孩子的特性呢?謝謝您。

答: 讓她多交朋友,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和喜歡的小朋友一起做她沒有做過的事情,慢慢她就會變得膽大,不害怕。素質和性格是日積月累地沉淀出來的。

問:我認為寶寶的童年時光非常珍貴,我希望寶寶該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順其自然的成長很好,成年人已經很累了不要讓童年那么累。請問正確嗎?如果錯誤,那應該如何教育?

答:一半對一半錯。以孩子需要去安排是對的,但完全放任會有問題。父母的責任是護航,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幫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尋找閃亮的事物,去潛移默化培養(yǎng)個性,比如愛心,耐心等。這些都需通過合適的活動和體驗慢慢建立。所以,這個有設計的“玩”與漫無目的的玩不是一回事啊。

問: 我也認可一個4-5歲孩子樹立健全的人格比填鴨式地學習書本知識來的重要,但等孩子從幼兒園出來后,又要讓他學會去適應小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你有好的方法來協(xié)調兩者的矛盾之處嗎?

答:父母做學校不做的事,讓孩子做學校里不提供的活動。用寬容的心來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失誤,失敗和暫時的落后。人生是馬拉松,不是60米沖刺啊。

問:兒子五歲了,老不自信,不愛表現(xiàn)自已,現(xiàn)在上幼兒園老師反映也不好跟老師溝通,但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看著也挺瘋的啊,請問老師應如何教育及引導?謝謝

答:自信是個長期的積累,是鼓勵和贊美的結果。請多鼓勵孩子,多贊美孩子。不要讓他覺得時時處處都在犯錯。犯錯的不是結局,是學習的開始。

問:您剛才說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具體到我們做家長的能做些什么呢?

答:擁有誠實守信的品格,一顆包容的愛心,學會對人、對事感恩,待人禮貌周到,尊重他人意見和想法,富有責任心,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溝通、交往能力,善于合作,善于傾聽,學會分享,樂觀心態(tài)面對挫折,良好的判斷能力。這些品質,能夠幫助孩子提高核心競爭力,做個有朋友愛,有同事幫,有上司欣賞,有家人依托的陽光新人類。

最后我想用以下這個問題來結束我的這篇文章。

問:對于到底孩子需要什么,家長了解多少?

答:家長最大的問題是以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要為孩子做主,要“打造”他們成才。我的養(yǎng)育經驗恰恰相反,我的感受是:孩子是我的老師,我每天用學習的態(tài)度來與他們溝通,看他們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我要去做什么才能讓他們從量變到質變?孩子成長需要自己慢慢“烹調”,自己“掌勺”,父母只是在一邊煽風點火罷了。

文:黃靜潔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上一篇教育:“窮養(yǎng)”孩子的標準是什么?

下一篇教育:決定孩子發(fā)展的四種教育風格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轉載網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