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蔚華 來源于:學習力教育中心
北川職中師生重新唱響《咂酒歌》
用民族文化堅強心靈
為了讓學生們盡快走出地震造成的心理陰影,連日來,北川職中組織學生唱羌歌、跳羌族鍋莊,以此讓學生們釋放壓力,舒緩心理恐懼。“希望他們通過羌歌羌舞,一方面幫助他們‘心靈重建’,另一方面不要忘記自己來自北川羌族自治縣,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文化。”學校負責人如是告訴記者。
羌歌羌舞撫慰心靈
“再也喝不完的咂酒哎、再也喝不完的咂酒哎……”1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游仙的市職業(yè)培訓學院,剛走進校園,老遠便聽到學生們在唱羌族民歌《咂酒歌》。稍后,歡快的音樂聲起,學生們又圍成兩個大圈,跳起了羌族鍋莊。學生們認真跳著,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在操場上流動。
此次地震讓北川職中損失慘重。教學樓幾乎全部垮塌,82名學生和15名教師不幸遇難,還有幾十名學生不同程度受傷。輾轉(zhuǎn)來到綿陽后,全體師生被安排到九洲體育館。一周后,市職業(yè)培訓學院敞開懷抱接納了他們。
然而,失去校園、家園和親人的痛苦,折磨著這些十來歲的孩子。學校領導和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5月23日上午,學生們被組織起來在操場上跳羌族鍋莊,但大家似乎興致不高,唱歌有氣無力,跳舞的隊伍也稀稀拉拉。第二天、第三天……歌聲漸漸響亮,舞步也明顯精神起來。“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這幾天的唱跳,他們的情緒好了很多,有時,學生們甚至自己也會主動唱幾句。”政教處主任奉斌告訴記者,在九洲體育館那幾天,每個人除了吃就是睡,精神狀態(tài)很不好。現(xiàn)在給他們組織了這些活動,也好盡早讓他們早日走出陰影。
職中校園羌文化在地震中毀滅
羌族文化是北川職中歷來最重視的校園文化建設內(nèi)容。據(jù)介紹,學校除了開設專門的羌文化課,把跳鍋莊作為每天必做的課間操活動,要求學生至少會唱十首羌族歌、會跳羌族舞。此外,學校還專門安排老師負責羌文化資料的收集、保護。由于羌族文化傳承抓得好,地震前,每次縣里搞羌歷年等各種大型活動,他們學??偸遣豢苫蛉钡闹匾α?。
然而,措手不及的地震,將這一切毀滅:專門教授羌文化課的彭文慶老師不幸遇難,幾十套去年才購置的羌族表演服飾被埋,教授歌舞的張麗君老師花幾年時間好不容易從阿壩、北川鄉(xiāng)下收集的數(shù)十套歌碟、資料也全部被埋,“現(xiàn)在放的這一張鍋莊音樂,要不是湊巧在地震前被我的一個學生借去帶到綿陽用,不然真的啥子都沒有留下。”張老師不無惋惜地說。
羌文化重振在即
遭此劫難的北川職中羌文化,其實只是北川羌族文化遭遇滅頂之災的一個縮影。
據(jù)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介紹,“5·12”地震,不僅使羌族人失去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還使千百年來形成的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中的805件館藏文物全部被埋,“這些都是見證羌族歷史與文化的珍寶啊!”
同時,此次地震中,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專家謝興鵬以及羌笛吹奏傳人等一批羌族文化研究專家,還有文化工作者,也不幸遇難。由于羌民族沒有文字,因此羌族語言、文化均靠口耳相傳來傳承。這些人員的離世,無疑給羌族文化的搶救造成相當大的困難。
萬幸的是,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一個“搶救羌族文化”的行動已經(jīng)在北川拉開。中國民族博物館有關負責人前幾天趕到綿陽,專門調(diào)查羌民族文化搶救與保護工作,同時,根據(jù)上級主管部門的安排,高澤友與北川文管所、羌族博物館工作人員等一道,正在全力為籌建中的“5·12”特大地震博物館征集實物,“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征集到2000多件了”,此外,他們還在積極準備,一旦有機會,將重返縣城廢墟挖掘殘存的資料,“我們主要是想盡可能地將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搶救回來。”
(本報記者 蔚華)
上一篇: 大學:真正的競爭力在文化的力量
下一篇: 簡談大學精神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