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 校園文化建設(shè)知識   作者:佚名   熱度:

  編者按:

  他幾乎與新中國同齡,人生曲折又傳奇,從普通教師到傳奇班主任,從“甩手”校長到“放手”局長,他在教育戰(zhàn)線上似乎總能用“老辦法”做出新成績,成為行業(yè)標桿。他就是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魏書生。從魏書生的口述中,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改革的生動有趣,了解到榜樣的樸實純粹。

作者:魏書生(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lǐng)導小組成員、全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退休前曾任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局長、黨委書記,現(xiàn)任盤錦市魏書生中學第一校長、浙江省臺州市書生中學校長。)

  我們生活在最幸運的時代,也是歷史上最好的時代。我始終認為,在同等經(jīng)濟條件下,中國教育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教育。美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曾經(jīng)遠遠高于中國,可是這些年中國各行各業(yè)的人才層出不窮。如果中國也有那么多教育經(jīng)費,那教育得有多好??!

  所以,我們要對得起這個時代,心懷感恩,多干點活。在平平凡凡的崗位上過著一天又一天平平常常的日子,懷揣一顆平平常常的心,做著一件又一件平平淡淡的事情。

  不攀不比,高高興興,眼睛向內(nèi),腳踏實地。把平平淡淡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從從容容。我常常和老師們這樣講,我的70年也是這么走過來的。

  1、理想信念教育讓我受益一生

  我是1950年出生,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盡管教育條件與現(xiàn)在沒法比,但我們學得都很積極、很有熱情。學生時代印象最深的就是理想信念教育,它不僅是東方民族文化的主力,也是人的精神需求的共同目標。這樣的教育,影響了我一輩子。

  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就讀于沈陽市32中,學校真的是“五育”并舉。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管理;學校經(jīng)常組織外出畫畫、參觀、勞動;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主張精講多練、少說多做。特別有意思的是,學校有各種體育項目和活動,還有校辦工廠,大家一起生產(chǎn)產(chǎn)品……

  那時雖然我還沒有強烈的從教愿望,但尊師重教是整個社會的主流,教師在孩子眼中是非常崇高的職業(yè)。

  初中讀完后,正值特殊時期,社會發(fā)展停滯,特別是學校教育停滯,教師等知識分子的地位一落千丈。

  那時候,工作都由組織安排。我作為從沈陽到盤錦插隊的知青,19歲時被派到新建農(nóng)村的紅旗小學教書。結(jié)果教了兩年,我就成了全地區(qū)教育戰(zhàn)線的先進個人。

  我的學生時代,教師注重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和班級管理能力,教師的角色只是指導和輔助,這對于后來我教書育人、管理班級產(chǎn)生了很重要的影響,也使我受到了學生的愛戴與歡迎。

  隨后我就被提拔了,那時優(yōu)秀教師會被提拔到供銷社做銷售,但我卻去工廠做了六七年政工宣傳。這期間我多次提出轉(zhuǎn)崗回學校教書,得到的答復始終是“再研究研究”。

  就在等待的那些年,無論被安排到哪個崗位,我都努力干,寫文章、畫板報、投稿……一干就成了行業(yè)優(yōu)秀代表。

  1978年2月20日,我的申請終于有了回音,如愿到了盤山縣第三中學正式當上了教師。那一年,我已經(jīng)28歲。

  2、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并發(fā)展它

  有人說魏書生優(yōu)秀,其實我就是蒼茫宇宙中一個極小極小的微生物。做教育工作40年,無論是做教師、校長,還是做局長,那些所謂的成績,其實都是學生、教師和干部們干出來的。我只是在旁邊輔助,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利用好他們的長處。

  我19歲教小學,28歲教中學。那時候,學生兩極分化,學校給我安排了兩個班,一個班是全校最好的學生,另一個班是“選拔”出來的不聽話的學生。于是,我上課一會兒在“水里”,一會兒在“火里”。

  不過,這兩個班的學生與我關(guān)系都挺好,我的教法就是無論你成績有多差,先找優(yōu)點。然后就是培育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先研究怎么管理自己,把自己內(nèi)心深處積極的、勤奮的、向上的、樂觀的各種優(yōu)點長處了解清楚,這就是教育。

  比如學習詩詞,“紅軍”“不怕”“遠征”“難”……兩個字兩個字學,一句一句學,結(jié)果學習原本很差的孩子不到兩分鐘就背會了,他們樂呵呵地為自己鼓掌。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清晰的目標中,從小處入手,不難為學生,不放縱學生,他們也就容易學會,容易快樂起來。

  我們是為學生服務(wù)的,服務(wù)時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讓學生覺得能夠接受,這叫建立服務(wù)關(guān)系、樹立服務(wù)意識。此外,師生之間要建立互助關(guān)系。有人問我,魏老師,你又當書記又當校長,還兼任兩個班班主任、上兩個班語文課,靠的是什么?我說,我就靠副班主任(學生)。即便后來當了校長、做了教育局長,我也堅持上課。

  《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什么?就是弘揚高尚的德行,把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想明白、看明白、說明白、寫明白。這是教育的第一件事兒。

  第二件事,把你的優(yōu)點長處守住,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當你覺得讀書很舒服的時候,每天讀3分鐘,當你不斷堅守的時候,它就先入心細化,再生新根扎深根。當你做對了這件事,越扎越深越扎越信,不動搖、不折騰的時候,下面的根越扎越深,上面就不斷發(fā)新芽、散新葉、抽新枝、長新花、結(jié)新果。

  第三件事就是做自己當下能行的事情,越做越行,越行越做,這樣也就越幸福。很小的事在別人看來沒什么意思,但你越做越有趣,越做越開心,全身心投入也干不夠時,你才發(fā)現(xiàn),多小的事情都是一個宏大的世界。

  3、學習本就是一種享受

  對于學生來說,每天背起書包到學校,走進學室,拿出學材,開始自學,遇到問題,查找資料,實在不會,大家商量,沒有答案,再問前邊那人(教師)……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語文課,我讓學生到前面輪著講,這堂課你講,下堂課他講,這是1979年的事。孩子講時,大伙兒比聽我上課勁頭還足。于是,學習字詞、閱讀和寫作知識等都讓學生承包了。我肯定是全中國最省體力的語文教師之一,但前提是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讓每個學生成為自己語文學習的主人。

  當班主任就更省事兒了。我當20多年班主任,沒摸過班里的錢,班長負責收學費,生活委員管班費……

  我?guī)О嗟乃季S是: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長不干,班長能干的事,我就不干。越是這樣,一級一級往下落實,那么當班主任這個活兒才能真正變成一種腦力勞動,而不是體力勞動。凡是學生能干的事兒,老師絕不能替他們干,這樣學生才會增長能力。教書也是,班里的學生都是我的語文助教。

  當然,我們還要善于發(fā)展每個學生的人性和個性。人性中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有積極、好學的一面。保持學生的個性,千萬別千人一面、百人一樣。有的事兒可以齊步走,比如做操、踏步等,學習上絕對不能齊步走,特長上絕對不能齊步走!發(fā)展自己的特長,確定自己的目標,研究自己的發(fā)展路徑,這樣才能充滿活力。

  學生說:“魏老師不僅發(fā)展我們的特長,他自己也是一個有特點的人;魏老師帶班基本不管我們,讓我們按學號輪流當班長,結(jié)果把我們的管理能力都訓練出來了;魏老師教書,基本不給我們講課……”

  我從1994年開始試驗一篇課文也不講,學生升學考試照樣領(lǐng)先。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發(fā)展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長,然后學生承包學習工作,哪個知識點真解決不了教師再點化一下,效果能不好嗎?當然,我不否認講課的教師,他們也是一種教法,千萬別完全統(tǒng)一。

  當學習是享受、做事是享受時,學生哪有不愿意干的?所以,不同層次的享受觀使人成為不同層次的人。當你把工作當享受、助人當享受、盡責當享受時,一輩子就能天天生活在享受中。

  4、少說多干,養(yǎng)成習慣

  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幫助人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習慣從哪里來?從行為來。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zhì),品質(zhì)決定命運。我總說,魏書生所做的事,其實是每個普通教師都能做的事。比如我從1979年開始寫日記,同時帶著學生寫,第一天寫一句話,第二天寫兩句話……兩個月下來,學生一看,呀,日記怎么500多字了?

  不好高騖遠,別東張西望,埋頭注意腳下,一步一個腳印,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腳踏實地、堅強有力的自我出現(xiàn)了。于是,一日常規(guī)、一周常規(guī)、學期常規(guī)、學年常規(guī)逐漸實施……

  當然,無論是班級管理還是學校管理,只要涉及“決策”,過程一定要民主,所有人也要養(yǎng)成民主的習慣。這些年,班級怎么管,語文怎么教,校長怎么當,地區(qū)教育怎么發(fā)展,我全跟大家商量,大家的事兒商量著辦。

  比如,我?guī)У陌嗬?,有學生提議成立“班級銀行”,于是成立班級銀行,有人當行長,有人做會計。后來又有學生說,應(yīng)該成立“公安局”,班里有學生做了錯事不承認,公安局負責“破案”。于是,學生經(jīng)過討論后,公安局成立了,再后來還成立了“郵局”“醫(yī)院”……反正學生需要什么,經(jīng)過協(xié)商,最終確定了方向就去做。

  學生對集體的責任感、對老師的感情,怎么培養(yǎng)出來?就是在為集體做事中培養(yǎng)。不做事,喊口號,永遠沒有那份責任感;經(jīng)常做事,越做責任感越強,越做越愛這個集體,越做跟老師的感情越深。

  1997年我擔任盤錦市教育局局長后,每年工作都是“22條”,分為民主治教、科學管理、隊伍建設(shè)3大塊。我們就是要少說多干,養(yǎng)成習慣。

  于是,學校的工作越來越好,教師覺得工作很有樂趣;盤錦市教育越走越穩(wěn),大家也覺得教育越來越好。

  其實,許多問題出在小事沒做好,于是大事反倒混亂。所以,無論做教師還是做校長,都要引導師生做小事、行小善,從小事做起,從小處做起。

  一個國家、民族、單位,都應(yīng)該用良好的習慣去推動,這就叫科學??茖W,就是嚴格地按照規(guī)律辦事。

  回過頭來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現(xiàn)在,教育最根本的問題始終沒有變化過,比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教會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培養(yǎng)自學能力,全面發(fā)展,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寓教于樂,教學相長……盯住那些對的東西別動搖,用真心去做,往深做。

  這樣,你就會覺得這輩子于心能安,對得起我們敬畏感恩的自然、宇宙、圣賢、學校、父母。你就會覺得幾十年沒白活,也算問心無愧,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5、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1986年,我調(diào)到盤錦市實驗中學當校長兼書記,還是像管理班級一樣,凡是教師能干的事主任別干,凡是主任能干的事校長別干……給教師放權(quán),教師甩開膀子干事、無憂無慮干事,干錯了算我的。這樣學校能辦不好嗎?

  當然,我還想說,教師必須自強,要管理好自己。通過管理自己的心,才能了解學生的心;通過走進自己的心靈世界,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

  在盤錦市實驗中學,我跟年輕教師講,愿意干教育就干,想干別的拎包就走也沒事,但是自由選擇的前提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有一身硬功夫,否則走出去也干不好。能力強是工作多逼出來的,鐵肩膀是工作多壓出來的。兢兢業(yè)業(yè)是一天,渾渾噩噩也是一天,趁著年輕,勇挑重擔,增長能力,可選擇的余地就越大,不然就把年輕的身體和大腦給糟蹋了。

  我當校長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的東西,就是提拔鍛煉年輕人,讓他們負重前行,增長才干。這一大批年輕人走出去,在各個崗位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記得佟長民當時26歲,既管教育教學改革,又教一個班的數(shù)學,外兼一個班的班主任,他向我提出想干兩個班的班主任。我說你任務(wù)挺重的,干不好怎么辦?他承諾干不好就“拿下”。后來因為干得好,直接從教務(wù)主任提拔到盤錦市第五完全中學當校長,管理做得井井有條。

  程慶山30歲時是教改辦主任,還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帶兩個班的英語課。沒多久,他就被提拔到盤錦第一完全中學當主抓教學的副校長。

  那時,學校團委書記說他有改行的機遇,盡管舍不得這樣的人才,我也鼓勵他去,不能因為學校的工作耽誤了他的前程;提拔了新的團委書記黃維,不到兩年就調(diào)到盤錦市公園管理處當書記,后來又提拔到市規(guī)劃處當主任;隨后提拔的劉勇,干了幾年后,又有機會去了市委組織部擔任副處級領(lǐng)導。劉勇回憶說,那時候魏校長真“狠”啊,總給我們壓擔子,但如今回憶起來,最問心無愧、最充實、能力增長最快的就是那幾年……

  1997年,擔任盤錦市教育局局長后,我在大會上多次講,別拿局長當個官,局長就是一個大班主任,一個大勤務(wù)員,給各位服務(wù),給各位當助手,幫著大家把自己的事干得更好。于是,什么事都是大伙兒一起干,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點,用好大家的長處,每個人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當時我強調(diào),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時時有事干,事事有時干。積極性起來了,沒到兩年,教育局就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機關(guān),3年成為省級文明機關(guān)……

  我常常想,魏書生何德何能?我無非就是到哪兒都“攤上”一班好同志,在學校“攤上”一班好學生,我看著每個學生都好。有時就是這么回事兒,你把別人看成天使,你天天活在天堂里;你把別人看成魔鬼,你天天活在地獄里。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做人的問題,每個人把日子過好了,活干好了,人就幸福了。

  我也一直認為,各級領(lǐng)導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想把事情做好,只是在當時的條件、環(huán)境下,可能做的未必如自己所想。而教育的問題,就是大家忘記了老祖宗的教誨,忘記了教育的初心,包括如今的改革,其實古人早就教給我們了,重要的是我們堅持把自己的事做好。

  堅守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jīng)驗,堅守新中國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堅持自己的優(yōu)點和經(jīng)驗,教育就一定能做好。我堅信這一點。

  魏書生的教育妙招

  育人九法:1.點亮“盞盞心燈”。2.確立“座右銘”。3.自我“精神充電”。4.主辦“班級日報”。5.堅持“道德長跑”。6.加強“體育鍛煉”。7.撰寫“自我教育說明書”。8.行使“主人權(quán)力”。9.享受“快樂人生”。

  九種精神:1.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huán)境。2.多搶挑重擔、少推卸責任。3.多互助、少互斗。4.多吸收、少批評。5.多自信、少自卑。6.多研究、少重復。7.多開放、少封閉。8.多琢磨事、少琢磨人。9.多工作、少得利、勤服務(wù)、無親疏。

  上課十條:1.每堂課都要備課。2.每堂課至少有三類不同的教學目的。3.教師講課時間別超過20分鐘。4.如果是講新課,學生發(fā)言不少于10人次。5.學生動筆練習不少于10分鐘。6.處理偶發(fā)事件別超過20秒。7.請學生做課堂教學總結(jié),每堂課請一兩名學生談一兩條看法。8.至少留三類不同層次的作業(yè)。9.下課后的課間10分鐘,不離開學生。10.備課簿上寫一句話,這節(jié)課成功在何處。

 

來源:中國教師報

原標題:《把教育做好,人就幸福了》







    版權(quán)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作為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部分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果網(wǎng)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處理!轉(zhuǎn)載本站內(nèi)容,請注明轉(zhuǎn)載網(wǎng)址、作者和出處,避免無謂的侵權(quán)糾紛。


    上一篇:部分中學校訓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推薦